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初识郑逢斌,是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讲堂,他的讲座《我们身边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让听众想到科幻电影《超体》中的一句话:“我无处不在”。人脸识别、卫星、机器人……当未来计算机赋予身边的一切事物以“智慧”,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一位理工科的博士生导师,能够将计算机领域的高深术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关联,讲得如此引人入胜,令人十分敬佩。
河南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博士点牵头人,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多次参与研发国家级重点项目,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民航、军事、农业……作为学者,郑逢斌以自己的辛勤耕耘得到了认可。作为教师,他培养了多位博士生导师、教授、军事科研人员;作为管理者,他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勇做先锋,对学院各项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算机专业的郑逢斌身上带有科学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这也源于他的另一个特殊身份——红军后代。
一、红军后代,发奋读书
“两位伯伯牺牲在长征途中,每年清明节都会回家乡祭奠他们……”郑逢斌出生在河南新县烈士家庭。“烈属光荣”的门匾非常醒目。他说,村子里有很多家庭都和他们家一样失去了亲人。甚至一家人全都为了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妻子也愿意自己的丈夫流血牺牲。”出生在著名的将军县,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所在地,郑逢斌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谈到红军对自己最大的影响,他说就是他们为了革命信仰,为了人民群众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红军精神的激励下,郑逢斌发奋读书,高考那年以全县四门单科第一,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大学。“数学和计算机都是精确的学问,结论是靠一步步演算得到的,一点也马虎不得,做学问就应该如此。”正是这样的科学精神激励着郑逢斌在教学科研领域不断深入。
二、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
郑逢斌大学时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他大三时被学校推荐到华东师范大学进修计算机专业,为参与河南大学计算机系的筹建工作做准备。二十岁的郑逢斌登上讲台,这一站就是三十余年。
他亲自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在中科院、高校、各研究机构工作的人员达50余人。谈到郑逢斌院长,学生对他的评价就是“有股劲儿”。他的研究生,现在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李莘莘说:“郑院长只要一站上讲台,你就可以感觉到他身上的那股劲儿,他讲解知识点,一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清楚,他了解我们的知识水平,性格喜好,喜欢引用生活中我们感兴趣的实例讲解复杂的原理,特别有感染力。正是这股劲儿激励着我们。”
“他作为教授一直坚持亲自给本科生、研究生讲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性格养成,有种教育家的情怀。对于学生来讲,郑院长既是老师,也是父亲和朋友。”河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韩道军说。
三、科教兴国、研以致用
科研方面,郑逢斌也有自己的心得:“科学研究不是为了评职称、当教授,而是为了国家富强。所以科研成果一定要注重应用。”
198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郑逢斌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的项目“甲骨文操作系统”得到了广泛关注,为在计算机上输入、显示、打印、编辑甲骨文提供了平台。他主持的民航气象综合处理系统在全国民航局直属的三十七个空航空管分局,198个地方机场广泛使用,自2009年投入应用,十年来未出现过任何问题。他在2007年组建的空间信息处理科研团队至今已发展为教师20多人,研究生近百人的庞大科研队伍,成果丰硕。
“计算机研究难就难在你要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而如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完全靠自己摸索。我们曾经因为项目太难不想再做下去,有放弃的念头。郑老师就说,不着急,咱这条路走不通,再试试其他的路。走的路多了总有条路可以走通。”现在西南交通大学任教的学生吴贯锋说。
“科研工作者必须有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郑逢斌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四、学院发展,改革为先
教师达标考核,中层干部选拔,师资力量充实,新校区征地策划,课程、专业建设……郑逢斌担任院长以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的师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学院的变化。工作更忙了,但是校园更美了,教师讲课更用心了,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对于这些变化,郑逢斌都付出了心血和努力。“我们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大学生,学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应用型大学。我们让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郑逢斌不仅重视教学实践,而且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重视学科竞赛、实验室建设等。郑逢斌不愿做一位“坐在办公室”的院长。很多时间,他都在教室、学生寝室、教师教研室。仅仅是教师达标考核,他就在8个二级分院做指导,并且与教师座谈,听取他们的建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位红军后代,一位坚守讲台三十余年的园丁,一位精益求精的科研工作者,一位改革创新的管理者,郑逢斌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科学精神。他也将为了挚爱的教育事业继续耕耘。
科传官方微信
科传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