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怀着期许的心情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面对未来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其实是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不过首先说点后悔的事,那就是我高考考了两次都考得不理想,成绩不高不下,读专科不甘心,读本科选择的余地不大,但最后很幸运的能够就读于我们民生学院。
开学时,我被调剂到了生物技术专业。说实话,我对这个专业实在是毫无兴趣。第一学期是学校安排的课,全班一起上,我没有逃课,可以说第一学期的课程几乎就没有逃过课,我连这个念头都没有过。到了第二学期,便开始偶尔逃课了,期间虽然没有挂过科,但是总觉得对不起我的良心和父母的辛苦汗水。因为逃课时我有些时候去图书馆看书,不过更多的时候待在宿舍里,俨然一种等死的状态。
低年级时总感觉离毕业还很久远,根本没有规划未来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就这样到了2013年寒假,偶然一次机会,一个宿舍的同学商量着去苏州电子厂打工挣钱,再者也可以增加些社会经验,毕竟自己在学校过的生活很是安逸。就这样我在苏州工业园区过了第一个离家在外的春节。一个月的时间过的很是漫长,尤其是远在他乡,特别是在这个全家团圆的时刻,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在这里十分有必要说一下电子厂的生活,每天八小时流水线外还要至少加班两个小时,因为底薪很低,全靠加班费努力挣到3000多的梦想“高薪工资”。整天除了睡觉就是上班,白班夜班就这样地调换,俨然就是一台机器,还不如机器。按表上班,按表下班,如此而已......突然想起不久前富士康又有员工跳楼的消息,其实心里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些人或许是真正心还没死的人(个人观点)。这次的经历犹如醍醐灌顶般给了我一个耳光,现在不努力,以后会不会就永远这样的生活下去。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从此就决定一定要努力学习。
大三时期,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了图书馆里面看书,偶尔也会关注一些考研的资讯。从2015年下学期开始占座准备考研,我告诉自己,要用一年的时光改变我现在的一切,要好好拼搏。当时的我什么都不知道,脑子里只有考研,要考郑大,要改变我的高考后的自卑。考虑从生物跨考到物流跨度有些大,起初,我只是盲目看看专业课书,看过几天之后,发现自己不知道专业课的重难点在哪,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方向。专业课更不像高数有基础,多做几遍练习就能记住些许。回到宿舍上网收集考研资料和经验,我无意间发现跨考考研,在里面看到很多成功学员,这让我更加激动和兴奋,因为,这似乎让我看到了通往211的明灯!我于是狠下决心参加了跨考考研的全程辅导班。辅导班对于我这种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帮助确实很大。辅导老师给我们制定了严密的复习计划,并指导该如何复习,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如何利用大纲等一系列问题。我由于前2年半常年荒废英语,4级也是低分飘过,单词更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我于是从背单词开始,后边买了本黄皮书,大三下除了正常上课之外的时间(22点之前)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学英语,每天至少做一篇英语阅读。我最终英语考了70分,终于没有白浪费这段时间的努力和辛苦。
我是跨专业的,专业课是一个头等大事,首先借来课本看,然后就是疯狂的背诵往届学长们的笔记和真题。10-12月份,绝对是考研最繁忙的3个月。每天早上不到七点起床,晚上22点图书馆闭馆结束,中间吃饭两小时,午休在桌子上爬着睡会儿,纯学习时间大概11个小时。背诵专业课和英语课一样,每天3本书各自背诵一节/章,每天背新的和重复前面的,直到考研结束。
在期间,我也有很多次想放弃,但是每次都强迫自己坚持了下来,在疲倦时总是看一眼贴在桌子上的便条,就会慢慢恢复些许精神。因为记得在上课时,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在学习面前没有天才,只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每个人都可能是天才。而我们这些大多数只要能做到坚持,克服懒惰,那么,我相信结果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带着坚持和“无知”,我像一只刚出生的牛犊一样,从来没把考研当老虎。提到坚持,就让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些研友,考研期间,一共有三位和我一起考郑大的研友(不是考取一个专业),但走到最后的也只有我。有时自己找相互鼓励学习的研友,尽量不要因为他们的放弃而影响自己。相反,我经常向那些整日埋头苦读的同学学习,学习那种态度那种精神,因为考研是持久战,更是一场心理战。
现在回想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依然还是那么清晰。决定考研,是我散漫的大学生涯做过的最正确决定。当我查出自己的初试成绩时,激动的心情早已抑制不住。我知道,再也不用因为高考的失利而耿耿于怀了。这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都不再是问题。最后又成功经过复试环节,最终可以如愿以偿地步入郑大的校园,有一种重生般的感觉。面对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我最应该感谢的就应该是我们拥有一个学习气氛十足的校园,给予了我们考取优秀学府的环境和机会。考研,人生“第二次高考”,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曾经的失利已化为今天动力。考研让所有大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重新启航。经历了这一年多的努力,我十分坚信邓公在南方谈话时讲的一句话:“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